党建工作
 
党的分采/详细
进京务工14年抓贼超百人 党员争光落在实处
发布时间:2010-11-3 0:00:00 浏览次数:2158

  新华报业网讯 上网用百度搜索一下“董学法”这个名字,你只需用0.128秒,就能找到关于这个名字的1570篇文章。“董学法模范事迹感动故乡”、“劲松社区见义勇为好青年董学法为小区又立一功”……仔细查看标题,几乎都是全国各个媒体在报道董学法作为一名来京务工人员进城打工的感人事迹。几年过去了,董学法现在过得怎么样了呢?在“七一”前夕,记者采访了他。

  董学法,男,33岁,高中毕业,党员,安徽省无为县人,至今在朝阳区劲松五区做保洁员已有14年,期间,亲手抓贼超百人。

  积极参与社区治安工作

  1992年,只有小学文化的董学法一人从老家安徽来到北京,因为学历低,刚来北京的董学法在砖厂拉过人力车,跟着老乡卖过菜。在辗转换了几个工作后,他来到了朝阳区劲松五区当了一名保洁员。他根据保洁员起得早、睡得晚的工作特点,积极参与社区的治安防范工作,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社区安全卫士”。

  “说实话,我当时没想到会在这里干这么久,那个时候只想着先找个工作干着,以后再找好一点的工作。”董学法说,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他会在这个小区、这个岗位一直干到现在。

  十几年来,董学法参加义务巡逻5000多个班次,32次与窃贼正面搏斗,15次在搏斗中受伤,使居民免丢自行车、摩托车等500多件物品。

  社区居民没把我当外人

  “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刚开始做保洁员时的那次抓贼。那是1995年,比较流行山地车的时候。一天凌晨3点多,我忽然隐约听到房间隔壁的自行车棚,有人蹑手蹑脚地在干什么。我住的平房与居民自行车棚只有一墙之隔,居民上班的时间我都已经掌握,一般都在6点以后,个别早的在5点多,但是在3点多就来开自行车的,肯定是小偷。”

  董学法说,他当时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不能让小偷把车偷走。可是当他冲出自己的房门,冲向那两个小偷的时候,他没有料到,自家门后还藏有两个专门放风的小偷。就这样,董学法被四个小偷围在一起打,其中还有一个人拿起地上的砖头砸向他的脑袋。“‘抓贼啊!偷车了!’我当时就这样喊的,那些贼也怕了,四个人就分散着跑了出去。我盯紧了其中一个,就追了过去,可是当我按倒那个小偷的时候,没想到跑走的一个小偷竟返回来了,我没注意,他朝着我的太阳穴就打了过来,流了很多血。后来居民出来了,那些贼跑了,我也被送到医院。”董学法说到这时,仍感觉有点心悸。

  虽然抓贼受了伤,但是居民们用行动表示了对他的感激,让他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居民张大妈就没有把我当外人。那次受伤后,张大妈就给我擦洗身子,我都不好意思。可是张大妈说‘你别不好意思,我儿子都比你大’。我感动得哭了,其实我欠居民的太多了。他们给我吃的,穿的,用的,别看我的房子小,家用电器什么都有,都是他们给我的。”

  面对荣誉感觉责任更大

  董学法先后被评为北京市第五届首都见义勇为好市民、首届北京市优秀来京务工青年、北京市来京务工十佳青年;并获得朝阳区十佳第二故乡奉献奖,2001年还被评为全国城市优秀务工青年,受到团中央的表彰。2002年9月9日,劲松街道工委、办事处在社区召开表彰会,再次授予董学法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称号。

  让董学法更感到自豪的是,2004年,他作为全国千百万外出打工人员的杰出代表,被选作雅典奥运会北京传递活动火炬手。2004年10月2日,董学法还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2005年末,他作为在北京的五百万来京打工者的模范典型,当选为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

  董学法说,有了这么多荣誉后,感觉身上的责任更大了,不过让他的腰板挺得更直。“以前我扫地,用帽子、口罩,把自己围个严严实实的,生怕遇到熟人。但是现在不了,我现在就这样光明正大地打扫卫生,因为觉得这也是很光荣的工作。”董学法笑着说,他已经离不开这个小区,现在他的目标是在小区内成立一个家政服务公司,更好地给居民们服务。

  

  


 

上一篇:病魔击不倒的军中红烛 下一篇: 暂时没有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