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党的分采/详细
病魔击不倒的军中红烛
发布时间:2010-11-3 0:00:00 浏览次数:1944

      走近“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南京政治学院副教授胡滨 

  新华报业网讯  文静清秀,嘴角总是挂着一丝淡淡的微笑,记者眼前的胡滨一直很恬静。就是这位看似平凡柔弱的女子,却遭受着四种重症的折磨。

  胡滨,南京政治学院基础部军事科技与装备教研室副教授,一直在三尺讲坛上默默耕耘的普通军旅教员。她的人生故事中没有惊心动魄的壮举,没有震撼人心的场面。23年的平凡工作,23年的平凡人生,却感动着众多知道她故事的人。

  今年2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视察该学院时,亲切地握着她的手说:“你的事迹很感人,我们大家都要向你学习。”

  痼癖动作和四种重症突袭

  “上课时我坐在第一排,那年我发现胡教员上课时总习惯用左肘撑着讲台边沿,侧着身子给我们上课。而且每次上课快结束时,都会发现她额头上冒出一层细细的汗珠,而她总习惯用右手直接去抹,这一抹的动作特别优雅好看。下课后,我们女生还在宿舍里偷偷模仿她这个姿势和动作。”

  ——政治理论教育一系学员刘丹

  今年44岁的胡滨,典型的江南女子。从国防科技大学应用物理学系激光物理专业毕业时,面对地方和军队的双向选择,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军校。一晃就是23个年头。

  在学员们的眼中,他们的教员胡滨是个热爱生活、举止优雅的女人,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工作再忙,每周四的中午她都会骑车去山西路做一次美容。在她的电脑里,保存着上千幅旅游时拍的照片。

  而胡滨教员这个突然的“痼癖动作”,学员们后来从医生那里找到了答案——当她这个动作出现的时候,病魔的阴影已经笼罩了她,她身体动作的细微变化,正是病变时生理上的本能反应。

  因长期积劳成疾,2004年5月下旬,胡滨在体检中被医院诊断患有甲状腺腺瘤。一个星期后,她又被查出患有宫颈癌。随后,又接连查出乳腺腺病和脑垂体微腺瘤。短短半年时间,她竟先后被查出患有四种重症。

  “如此严重的疾病,短时期内发生在同一人身上已经很罕见了,但胡滨的冷静和坚强却更罕见。换作任何一个人,都会被其中一种病击倒。”学院门诊部主任医生刘桂萍说。

  面对医生提出的尽快手术的治疗方案,胡滨选择了推迟手术。“等6月中旬我的课上完了再做手术吧,这样可以利用暑假休息,也不影响下学期上课。”此时,她牵挂的是她的教学课程。

  就这样,她把两个手术分别安排在了暑假和寒假。而手术后医生嘱咐“至少全休三个月”,她却每次只休息一个月不到就来上课了。

  “我上的这门课只有我和教研室主任穆永民两个教员讲授,穆主任的爱人也患了重病。如果我继续休假,上课的任务就要压到穆主任一个人身上了。”

  手术后的胡滨,心中想到的还是别人。她的解释,没有豪言壮语,却更多入情入理。

  “用全部心血乃至生命向一代代学子传授知识、诠释真理,是她从教23年矢志不渝的信念,她的心中充满了太多的责任。”学院院长王建伟少将、政委文忠民少将这样评价胡滨。

  0.1毫米和1000多万字最新资料

  “有一天,胡滨到我办公室跟我核实某新型武器的技术参数,结果发现和自己掌握的数据相差了0.1毫米。第二天上课,面对学员的第一句话就是:‘昨天我一个数据讲错了,我向大家道歉。’说完她转过身去,把准确的数据重重地写在了黑板上。”———基础部军事指挥教研室主任汤晓华

  是什么让胡滨这么较真呢?

  “军校讲台连着未来战场,今天你给学员一个错误信息,学员到部队当了连干部就会影响一个连,当了团领导就会影响一个团,打起仗来还可能影响战争全局,这半点都不能马虎!”胡滨认真地说。

  在同事们看来,胡滨一直就是这样一个严谨的治学者。

  胡滨1983年分配到南京炮兵学院当教员后,很快就崭露头角。她主讲的《大学物理》、《激光与红外》、《光学技术基础》等3门课程被评为优质课程,她也被评为优秀教员。当时有专家甚至评价,她有望成为这个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1992年,胡滨作为引进人才调入南京政治学院。她也面临着教学任务转型的调整。她讲授的《当代科技》、《自然科学概论》、《军事技术发展史》等课程,与她所学专业和长期执教的课程不对口,教学效果一直不太令人满意。

  2000年3月的一天,院领导在听完她的教学课后神情凝重。“三尺讲台,一头连着课堂,一头连着未来战场。海湾战争都爆发这么多年了,你的课这样上怎么行,讲原理太多,与部队联系得太少。”

  院领导的话像重锤一样敲在她的心上。一连几天她都不说话,但办公桌上却多了阐述新军事变革的有关书籍和《外军学术》、《世界军事》等刊物。为了让教学内容贴近实际、贴近战场。她一次次走进我军重点建设的拳头部队、大山深处的军事基地、技术尖端的科研院所、攻坚克难的装备试验现场,掌握了大量高新技术装备知识和最新信息。就是在被查出重病期间,她还先后去了军事科学院、某防空旅、海军某基地等6个单位。

  “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我心里才能有底。”胡滨说。

  她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收集的军事科技前沿信息,如今已有1000多万字、图片1万多幅以及200多小时的音像资料。

  有一次,博士生学员屈莉课后去借阅胡滨的教案,发现教案里除了有不同颜色的标注,还有很多剪报和各种资料,有份资料竟然是前一天深夜刚从网上下载的。

  “您的教案跟网页一样,更新得真快呀。”

  胡滨笑了:“现在都信息时代了,我们掌握的知识也要随时刷新啊。”

  现在,胡滨讲授的《当代高科技与军事变革》是学员们最爱上的课,课堂融文字、图像、音响于一体,使学员们仿佛置身一个模拟的战场。

  学院副院长印进宝少将告诉记者,胡滨的这门课后来被评为优质课程,并荣获多项教学成果奖。胡滨也先后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师、全军优秀党员,荣立二等功一次,并于今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两个小药瓶和一堂没有上完的课

  “在胡滨教员的办公桌上有两瓶差不多的小药瓶,但不同的是上面分别贴了张小纸条,一个写着‘有课时服用’,一个写着‘无课时服用’。我们一直很奇怪,后来才知道她这样做是为了控制药的副作用,不影响正常上课。”———政治理论教育二系学员丁艳凤

  2005年6月的一天早上,胡滨的课还没上到一半,脸色就变得越来越苍白,额头上也渗出了豆大的汗珠。突然一阵眩晕,她本能地伏在了讲台上。学员们见状,想上来扶她下来休息,可她却换了个姿势,又继续讲了下去,但是几分钟后,她实在撑不住了,面带愧疚地说:“同学们,很对不起,今天这堂课我实在坚持不住了,明天晚上一定给你们补上!”……

  想起这件事,胡滨至今还很懊恼。“这是我教书20多年来,第一次没上完课就当了‘逃兵’。”

  后来,她从医生那里知道这是药物副作用在“作梗”。此后,她就专门配了两种药,剂量不一样,一种药效舒缓,另一种药效快,有课的时候就服用药效舒缓的,没课时就服用药效快的。

  医生说,这样服药虽然对上课有好处,但对身体却没一点帮助。

  胡滨生病的消息被师生们知道后,进修系三队的学员决定亲手制作一部DV短片,送给他们喜爱的胡教员。

  去年6月13日,当胡滨像往常一样提前10分钟来到教室时。突然,讲台荧屏上出现了自己往日上课时的一幕幕情景,学员齐声哼唱起《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此情此景,让胡滨感动得泪流满面。

  但身患四种重症的胡滨从不把自己当作病人,她婉言谢绝了领导为她调整课程的提议,她用行动笑着面对生活。去省中医院和南京军区总医院定期检查配药,来回20多公里,每次她都是骑着自行车去。最近,她还报名参加了一个瑜伽练习班。

  “患病两年来,她工作的劲头与生病前一样,完成的教学课时量与生病前一样,研究成果与生病前一样。”学院副院长路加模少将对此感慨不已。

  去年6月,全军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在学院举行,学院专门组织了一台歌咏晚会。胡滨也报名参加了合唱队。每次彩排、合练,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胡滨从不缺席。

  演出的那一天,教员代表队的演唱赢得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在这个合唱队的方阵中,有一名女教员身患数病,并且刚刚动过两次手术。

   

  


 

上一篇:一个青年记者的人生答卷 下一篇:进京务工14年抓贼超百人 党员争光落在实处